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到“大力發展現代化職業教育”。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職教頂起中國教育的半邊天。
一、國家十分重視職業教育,學生接受職業教育有出路
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作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隨著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國家每年至少需要1000多萬中 技術人才。這些中 技術人才從哪里來?當然多數是從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學生中來。
二、高考競爭越來越激烈
讀普高(普高也分為重點高中和一般高中)考大學,無容諱言,這肯定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但這種選擇也有很大風險,它主要適合學習習慣好,小學和初中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因為不是所有的普高畢業生都能考上大學。這些年來,全國的高考升學率不到50%,而考上高職專科線的超過50%。也就是說,即使讀普高,也有近一半的學生連*差的大學也考不上,即使勉強考上大學,也有一多半只能讀高職院校。再加上如今補習生越來越多,應屆生考大學也就越來越難。
讀普通高中能夠考重點大學且不說,如不能呢?讀了普高,也只能考三本和高職院校,那說實在的就不如讀職業學校了。因為讀職業學校也照樣學專業技能。且讀職業學校和讀普高比較起來,還有以下優勢:
(一)讀職業學校比讀高中花費的時間少。學生通過兩年到三年的專業技能學習,就開始走上工作崗位,直接就業。而讀高中需要三年時間,讀大學需要四年時間,除了花銷大,時間也全部投入多,家庭負擔會很重。
(二)職業學校的學生比普高的學生技術水平高很多。這些技術都是應用技術,比如學計算機、學電商、學光伏、學電氣等,而大學里很少開設這類課程,且大學里讓學生實際操作的時間較少,無法滿足市場的需要。
(三)讀職業學校可以選擇自己興趣的科目學習。有很多孩子不喜歡數語外這些基礎學科,但是對學習技術有著飽滿的熱情和興趣,雖然不能成為一個應試體制下的高材生,但是可以成為職業領域的高精尖。
對于那些只能去高中普通班的學生來說,讀普高,考大學希望渺茫,而如果就讀職業學校,選擇“技能+”,同樣能拿到國家承認的大學。這一點,已經得到許多家長的認可。例如隸屬于知名 的新華教育集團的北京新華電腦學校,學生通過在北京新華電腦學的學習,可以獲得北京 大學。去年中考后,有很多教師,也有企業的領導,讓自己的子女來北京新華電腦學校讀書,就是想讓孩子既學到技能,還能拿到北京的 大學文憑。
三、選擇好的職業學校,學習熱門的專業技能,可以。
讀職業學校,*大的優勢就是就業優勢,就拿北京新華電腦學校為例,我們來算一筆賬,從新華一畢業就參加工作,比普高畢業讀大學*后參加工作早上4-6年,如果每年即使只掙3萬元工資的話,就比普高畢業讀大學后參加工作的早掙12—18萬元。家庭貧困者來北京新華讀書可以申請助學貸款,而讀普高讀大學,至少需要花12萬。
從新華畢業,比普高畢業讀大學早4-6年參加工作,早4-6年占領市場,多4-6年工齡。退一萬步講,就算讀了 大學后每一個月所掙的工資比新華畢業生參加工作的多掙1000元(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因為新華學生已經有了4-6年的工齡,早已成了技術熟練,工作經驗豐富的員工了),也要近20年才能趕上新華畢業后就參加工作的同學。當今社會不差大學生,不差當官的,不差科研人才,差的是熟練的技術工,更差的是 技術人才。
北京新華電腦學校專注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第28年,已經為國家培養出70萬互聯網人才,一直以來為對學生開展專業、專注、精準、創新和個性化培養,強化“一技之長”,培植“文化底蘊”,提升學生職業素養,使學生一出學校即能輕松上崗。在就業選擇上,在全國設立了50多個創就業指導中心,擁有6萬余家協議用人單位(如聯想、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網、中國網、安徽音樂臺網站、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上海申寶等),就業網絡輻射全國。通過新華就業平臺,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選擇就業,更能成就事業。
上一篇:巔峰對撼,我要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