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隨著社交網絡、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類社會的數據量迅速激增,據統計目前人類一年產生的數據就相當于人類進入現代化以前所有歷史的總和。這個數據量是異常龐大的,它往往以一個新的單位進行計量——“PB”。1個PB有多大呢?它相當于2的50次方個字節。如果你對此沒有概念,那么簡單來說,《史記》約有52萬多漢字,1個PB能夠存儲至少10億部《史記》。據統計我國2013年約產生8億PB的數據量,其中以百度、騰訊、阿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產生約1000個PB的數據量。人類現在正處在一個以“PB”為數據單位的新時代,這個時代被稱為Big Data,或者我們現在更為熟悉的名稱——大數據。在大數據時代中,人們似乎是淹沒在了數據的海洋。說淹沒在數據的海洋,實在是低估了海的深度和寬度,也許數據的銀河或者宇宙更為合適。
大數據會怎么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簡單來說,它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困難或者更容易——取決于你是否擁有分析大數據的技術。毫無疑問,要想在海量數據中理出頭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不具備分析數據的能力,大數據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困難。例如每逢“雙十一”,“剁手黨”都面臨痛苦的抉擇:打折的商品實在太多,買什么才好呢?*終一不小心,信用卡刷爆,買了一大堆自己不需要的商品,只得含淚吃半年的“康師傅”。但是更多的時候,大數據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容易,因為科技的發展比數據的積累更迅速,過去幾年人類已經發明了許多分析數據、處理數據的方法,這些方法已經在為我們服務。
先來看幾個例子。谷歌公司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全球超過30億條的搜索指令,經過多年數據的累計,谷歌公司建立了“咳嗽”,“發熱”等搜索關鍵字與流感地區的聯系。于是在2009年谷歌成功的在美國預測了冬季流感的傳播,并且 到地區和州。2013年奧巴馬連任總統,成為首位位依靠大數據當選的美國總統。競選過程中他的數據挖掘團隊為其制定競選策略,分析選民輿論,使得奧巴馬處處占得先機,*終獲得勝利。再來看看大家熟悉的電子商務。淘寶、亞馬遜或者京東的頁面都經過了大數據技術的優化。你所看到的頁面都是根據你的購物行為進行顯示的。你所希望購買的商品會被顯示在*顯眼的地方,你喜歡的商品會被推薦給你,你在這些網站購物越多,這種分析就越準確,購物體驗也就越流暢。也許今年的“雙十一”,電商們會推出一款App,告訴你哪些商品你是不能錯過的,這樣就不會再發生去年的悲劇啦。
毫無疑問,大數據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過去幾年無論是醫療、健康、交通、公共安全,還是生活、購物、旅游、娛樂都已經逐漸建立起了大數據的分析系統,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對大數據的投入都數以億計。大數據的應用也從早期的數據密集型行業(例如電信、金融、能源、科研、互聯網),逐步向非數據密集型行業擴張。一個路邊的奶茶店需要大數據嗎?當然需要。借助微信平臺,只需要掃一掃二維碼,奶茶店就會獲得粉絲的關注。有了這些數據不僅可以開展打折促銷,還可以通過互動了解用戶口味,推出新品。別忘了,電商巨頭京東*近也開設了一家奶茶店,而顯然京東會用大數據的方法來經營。
今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武永衛透露了一組數據:未來3~5年,中國需要180萬數據人才,但目前只有約30萬人。招聘市場上,數據人才的薪酬也顯示了其“熱度”。阿里巴巴數字化客戶運營平臺首席構架師周芳雷舉例,在一些招聘網站上搜索“數據分析師”,一般有3~5年工作經驗的數據分析師年薪可以達到50萬元。目前全國高校中,大數據與云計算工程師相關專業開設很少,企業很難找到想要的人才。在這個時代學習大數據與云計算工程師專業,無疑是為了自己選擇一條好的出路。
北京新華電腦學校專注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第28年,今年的新專業發布會上發布了大數據與云計算工程師專業,該專業一直招生火爆,北京新華電腦學校與首都大數據企業強強聯合,采取訂單式培養。使學生一出學校即能輕松上崗。在就業選擇上,在全國設立了50多個創就業指導中心,擁有6萬余家協議用人單位(如聯想、騰訊、阿里巴巴、新浪網、中國網、安徽音樂臺網站、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計算機用 戶協會、上海申寶等),就業網絡輻射全國。通過新華就業平臺,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選擇就業,更能成就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