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電子競技被寫入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提到”推動娛樂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實施陽光娛樂行動,開發健康向上、技術先進的新型娛樂方式,創新娛樂業態和產品。促進電子競技與游戲游藝行業融合發展,鼓勵開發沉浸式娛樂體驗產品。”
國務院《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也提到要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推動線上和智能體育賽事活動開展,支持開展智能健身、云賽事、虛擬運動等新興運動。
這意味著我國開始高度重視電子競技行業的發展,未來我國電子競技行業將迎來新的爆發式增長。
2021年中國電競用戶規模達到5.06億人,中國電競市場規模達到1673億元,同比增長13.5%,行業進入平穩增長階段;
隨著電競賽事和電競內容影響力的快速提升,電競版權、賽事贊助、內容制作等電競賽事商業化仍保持著較高的增速。
移動電競游戲仍是電競市場主要組成部分,市場份額占比為52.8%。
從全球及國內電競產業的發展現狀看,規范化、多元化和開放化是市場發展的重要關鍵詞。
賽事模式、人才培養、未成年人保護等規范的持續規范落實;更多游戲品類、更多人群加入到電競之中;賽事授權、內容合作更加廣泛。
同時,電競行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一方面,亞運會電競項目正式公布、虛擬體育運動持續開展,為電競體育化夯實基礎;
另一方面,元宇宙相關產業快速成長、電競與娛樂行業加速融合,均為電競行業進一步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元宇宙概念的火熱以及VR、AR、NFT等相關技術發展,有望推動電競產業生態革新,拓展虛擬數字人、數字藏品等商業模式。
此外,電競與線下場景如城市地標、文旅的業態融合,及電競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并助推公益傳播等,均是電競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電競成為2022年杭州亞運會正式項目、奧運會和英聯邦運動會積極試點電競比賽、GEF舉辦全球電子競技大賽等,電競向體育產業持續推進與轉型升級,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
電競入亞意味著電子競技這項運動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從一開始大環境對電競的態度不友好到如今受到廣泛的關注。這之間的轉變對普通玩家來說,電競入亞算得上是一次“圓夢”。
隨著傳統體育賽事商業化進程加速,體育競賽表演活動占體育產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未來電競有望成為后疫情時代下體育產業發展的全新增長點,并對國內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整體來看,在電競社會化普及的同時,電競用戶對電競的正向認知也越來越強。
經過十余年的探索發展,中國電競行業進入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中,中國電競行業受到政策支持,受資本關注度較高,認知度及認可度均有所提高。中國電競行業將加速向正規化、專業化發展,未來,中國將迎來“全民電競”時代。
北京新華基于電競大環境下開設了電子競技專業,培養方向有電競運動員、教練員、數據與戰術分析師、裁判員、職業經理人、賽事承辦、場地運營與維護、主持與主播等。
專業的技術設備,全面的課程體系、多樣的實踐賽事、完善的就業保障,為電競行業提供真正需要的電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