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近兩天,應該是騰訊自“3Q”大戰以后再度難熬的日子。7月3日、7月4日,人民網連發兩篇文章,對騰訊旗下的手游《榮耀》作出犀利評論,直接導致其市值狂跌的同時,也受到社會的極大反響。以“較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為愿景的騰訊,不得不再次被推倒輿論的風口。
互聯網企業究竟該不該承擔用戶因使用它們的產品而產生背道而馳的后果的責任呢?這似乎是一個道德觀的問題,也是一個介于法律與政府監管的灰色區。“百度貼吧”事件的發生,似乎是對這個相對自由的領域給予聲警告,這種警告不是來源政府,也不是來自競方,而是社會。當下互聯網企業,是不是應該放緩利潤增長的腳步,重新審視自己,重新制定未來發展戰略呢?
騰訊的兩支利劍——QQ和微信,把持著國內較高的用戶使用數和使用時長,在社交領域方面是一家獨大,但不容忽視的是,騰訊近一半的收入是來自于游戲!也就是說,在互聯網領域,騰訊足以稱作一家游戲公司!盡管早已有防沉迷的提醒出現,但面對如今游戲群體越來越低齡化的狀況,沒有一個強制措施,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當互聯網剛剛興起,一批又一批的企業踏上這艘巨輪,并牢牢占據了各領域的位置,隨著互聯網進一步的發展,電商的興起,尤其是智能手機的發展導致移動互聯網的到來,都徹底奠定了當下的格局?;ヂ摼W仿佛逐步搭建了一個現實生活中的“鏡像世界”,那么,這個“鏡像世界”它應該有的規范和價值觀,究竟是誰來賦予呢?
互聯網世界的“三巨頭”BAT,阿里控制著電商,百度控制著搜索流量,騰訊控制著社交,這些都是它們的核心業務,“假貨問題”、“競價問題”以及這一次的“游戲問題”都會成為它們發展路途中亟需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從長遠來看,我們會得到更好的回饋——即使我們要放棄一些短期收益。為社會盡責、為發展盡力、為人類增添價值,‘’才會真正‘榮耀’”。人民網對此事的評價,騰訊作為市場的占有者,更應肩負起責任。
相信在下一輪互聯網企業的更新,社會責任會越來越被重視,這樣一個企業才能屹立于不敗之地,從而真正成為“受人尊敬”的企業。